2025-06-27 19:15 点击次数:74


对话汾酒背后的“她力量”
文 | 范敏
总编按
当高速增长的浪潮远去,中国酒业迎来“暗夜”。没有任何产业可以持续高歌猛进,酒类产业也自有其周期。我们不惧怕暗夜,因为这个行业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不抱怨,不躺平,悲观者永远正确,乐观者却在前行,他们便是始终在追光前行的“追光者”。
微酒策划“酒业追光者”系列文章,旨在致敬他们,更是为了以他们的榜样力量鼓励更多从业者,传递正能量,树行业标杆,引领行业前行。
本期要为大家分享的,是一位将公司从泥潭中拯救出来的80后女掌门,也是一个两代人坚守汾酒40年的动人故事。
另,如果您身边有这样的“追光者”,欢迎联系微酒推荐报道,自荐亦可。
“你要有自己的节奏,你的眼光、你的精力永远要放在你的消费者身上、放到市场上,而不是放在竞品上。”
说话的正是此次受访者——虹通诚盛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燕,她身着素色商务装,发言轻声细语,眉眼间透着江南女子的温婉,举手投足间却又尽显北方女子的爽利。这份温柔与果敢的交互,恰如历经岁月沉淀的汾酒,入口绵柔,回味悠长。

▲虹通诚盛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燕
但十几年前的杨海燕怎么也没有想到,后来会经历并书写怎样的故事。
那年她刚年过三十,离开央视回到老家结婚生子,人生大事一气呵成,顺理成章加入父亲一手创立的虹通公司为未来接班做准备,却未曾料到很快将迎来一场暴风雪。彼时正处于上一轮的行业调整周期中,又逢虹通公司参与了一些重资产投资项目,双重影响叠加致其元气大伤。大约两三年后,曾是汾酒第一大商、在行业赫赫有名的虹通公司便陷入了经营困难,很长时间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,濒临破产。好在天无绝人之路,虹通公司有幸遇到了一群不离不弃的员工和客户,并共同迎来了票号汾酒,写下了新一轮“传奇”。
近日,微酒专访了这位堪称“酒业追光者”的80后传奇女企业家,力求从她的故事里,寻找到一些能够给予酒类从业者的启示。

▲微酒总经理梁宛央(左)和虹通诚盛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燕(右)
01从旁观者到掌舵人,在碰撞中淬炼初心
“2014年回山西时,我其实是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,在北京工作期间没接触过酒,我甚至不了解虹通的情况。”杨海燕笑着回忆起初入酒业的窘境。
彼时,她刚结束央视十年媒体生涯,面对父亲递来的酒业“接力棒”,内心满是忐忑。但骨子里的倔强让她选择接下这“临危受命”的重担,并开始从零做起、细细打磨,文案策划、市场调研、产品开发、渠道铺设……她将行业脉络一点点拆解重构。

▲杨总在汾酒全球经销商大会上发言
也并不是没有过迷茫的时候,入行初期,她常因处事观念与父辈产生分歧。对酒文化的不了解让其对这份工作的价值产生了犹豫:大家都说酒会损伤健康,那卖酒是不是在做不正确的事?
比起埋头陷入怀疑的漩涡,杨海燕更习惯用行动细心求证。多年来,她致力于通过接触酒业从业者和消费者来寻找答案,加之酒文化的学习深入,逐渐参透了其中的“玄妙”:大家饮酒更多是在进行一种精神追求,适量饮酒给人带来的精神价值是无限的。这或许也是酒文化得以传承千百年的缘由。
“不论事物好坏,过度总是不好的。说到底,酒其实是物品、工具,它最终会发挥怎样的效能,关键还在于人如何驾驭它。当有一天我在这个事情上想通了之后,我才觉得和自己的工作真正和解了。谈不上为社会做了多大贡献,至少并不是在与社会背道而驰。”

▲杨总在票号汾酒招商大会上发言
在她看来,一开始只是将这份工作看作责任,一门心思想把公司做好、给消费者提供好酒、对得起服务的人群;但经过这么多年与行业里伙伴们的接触、对消费者反馈的接收,酒成了媒介,链接更多人和事的同时,也帮她找到了认同感、归属感,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。
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再到掌舵人,变的是杨海燕对酒理解的深入与认同,不变的是以人为本的初心践行。而这种“变与不变”的哲学,不仅能在杨海燕身上观察到,更在虹通公司四十年的发展中贯穿始终。
02少就是多,四十年只做一件事
从1984年老一辈七八位骨干在县城开批发部到如今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,虹通公司始终追随汾酒不动摇,坚持以汾酒为核心的产品体系,也尝试跟上市场消费变化的步伐,不断更新汾酒推广思路。
四十年来,虹通公司与汾酒的深度合作堪称行业典范——金家酒、家家酒、票号汾,双方共同缔造了多个现象级单品。

▲虹通公司与汾酒合作的现象级单品票号汾酒
但这条路也并非一帆风顺。最艰难的时期公司账上只有几百元,每一笔花销都要掰着指头算优先级,身边劝说放弃的声音越来越大,可杨海燕还是带领团队咬牙坚持了下来。
“其实完全可以破产清债再另起门户,但我们要对得起各方的信任,不论是汾酒厂家还是合作的经销商,以及我们的员工、行业伙伴,有人在毫无保留地支持虹通,我们自然也要坚守住,毫无保留地回报这份信任。” 凭借这股韧劲,虹通公司走过四十载的风风雨雨,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行业神话。
这背后亦是虹通公司四十年如一日对“诚信、毅力、进取”晋商精神的生动落实。“其实晋商精神任何一个点拿出来都够我们学习一辈子。以诚信为例,答应经销商、客户的事我们都会竭尽全力去实现。明白道理很容易,知行合一很难,知而未行、不如不知。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做好认知内的每一件事。”
这种精神与韧劲自然在酒行业里有口皆碑,也为虹通公司带来过不少诱惑。作为流通领域的资深大商,虹通公司发展壮大的四十年间,不乏名酒品牌抛出橄榄枝,试图携手虹通共拓商机。但面对外界的纷扰,哪怕是在酱酒品类如日中天之时,杨海燕依然选择坚守初心,将全部精力倾注于与汾酒的深度合作。

▲山西虹通成立四十周年庆典现场
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。比起多管齐下,虹通公司始终更在意“专注做好一件事”,不盲目追求销量的增长,不为是否抓住风口而焦虑,而是锚定自己认准的汾酒品牌,坚信汾酒的发展,踏踏实实去落地每一次布局。这种“专注”,源于其对市场的敬畏、对汾酒长期发展价值的认可,最终成为其穿越周期的核心定力。
问及企业延续的“秘籍”,杨海燕表示,或许是愿力够足的关系。想把一件事坚持做好、为消费者提供一瓶好酒、为客户提供真诚服务的初心,激励着公司一直在往前走,促使虹通公司行至当下,也将行至未来。
“我们不太可能取得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,只是希望走得更稳一些,更远一些。”正是这种“少就是多,快即是慢”“一辈子只做一件事”的经营理念,让虹通公司在酒业浪潮中一次次站稳脚跟,成为汾酒全国化的重要推手,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汾酒流通大商之路。
03票号汾酒中的文化复兴与商业突围
而这种“少即是慢”的经营哲学,在近几年势头正猛的票号汾酒上亦有清晰体现。
“品质升级的追求和消费场景的变化,为票号汾酒的发展提供了空间。”谈及票号汾酒,杨海燕感触颇深。
早在2014年,虹通公司作为汾酒的重要合作伙伴,就在考虑与其合作开发一个长线产品,既能体现山西文化特色,又能符合消费者需求。
作为生长在“根祖圣地”大槐树旁的山西本土企业,虹通公司手握“汇通天下”的票号相关品牌,似乎具备了天然的产品开发优势。
除了文化底蕴的积淀,票号汾酒的诞生,还立足于虹通公司对消费者需求转变的精准洞察。
在杨海燕看来,经过几十年的市场教育,消费者越来越专业,靠噱头、包装、打折促销而爆量的时代已然翻篇,有品质、有文化、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产品才能经得起时间和消费者的检验。
于是,虹通公司把心思放在对产品本身的打磨上。
品质方面,票号汾酒采用汾酒独有的纯粮固态酿造法、地缸分离发酵,“一清到底”的蒸馏技术,成就了正宗的“汾系清香”,酒中杂固醇物质远低于国家标准,有益总脂的含量则是国家标准的两倍多,饮后不上头、醒酒快的特点,恰好契合新消费群体“健康饮酒”的需求,满满都是对消费者“看重酒品质”的诚意献礼。
设计方面,不拘泥于传统的精美礼盒包装,创新性的将山西最具价值的文化元素结合在一起,以汾酒为载体、以晋商精神为内核,瓶身以一张汇票作为产品的标识性符号,不以年份为概念,而是以汇票的大小区分产品的档次,是全国白酒行业中具有颠覆意义的首创。

百元价位的高线光瓶酒,搭配过硬品质、深厚文化、高识别度等极具市场差异化的产品优势,票号汾酒一经推出便给市场带来了冲击,亦为虹通公司带来了考验。关于快速回本还是长久发展,虹通公司做出了自己的选择。
“大家都没见过这样的产品,有顾虑是肯定的,想尝试也很正常。但比起短期打折、大量压货带来的虚假繁荣,我们更重视细水长流式的长期发展。”据杨海燕介绍,自18年上市以来,虹通公司就一直埋头进行着票号汾酒的基础工作,聚焦全国化布局战略,以区域为锚点,一步步做好地区市场渗透;同时,借势“不压货、做动销”“轻任务、重服务”的渠道策略,与经销商共同深耕市场,做实口碑。
靠着这番稳扎稳打的功力,自2018年汾酒重磅推出票号汾酒以来,这款酒连续六年畅销山西,甚至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。据悉,凭借着过硬的品质,票号汾酒在市场上的复购率超90%,消费者口碑0差评。

▲2024弘扬晋商精神全国晋商跨界峰会上,
票号汾酒强势出圈
如今,票号汾酒已基本实现山西大本营市场核心终端的大范围覆盖,在“全面铺开、重点突破”策略的指引下,票号汾酒更是借势“清香热”的扩容机遇,加速推进全国化进程,聚焦华东、华北等高潜力市场深度运营,有望成为100-300价位段清香型消费市场的开拓主力,填补这一价位段清香领军者的空白。
谈及对票号汾酒的未来销量预期,杨海燕表示,销量作为结果,是企业修炼内功与外部环境变动共同作用下的产物,并非是自己能完全把握的;比起为决定不了的事焦虑,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,专注自身的基本功修炼,剩下的事情时间自会有答案。
“过去这些年,我们的销量不会猛增,但长期可持续;我们的客户不会一夜暴富,但却细水长流,经过六七年的合作,累计盈利很多都达到了几百万,有的甚至上千万。”
虹通公司对市场需求的关注、对自身节奏的把握、对经销商的赋能,都在市场对票号汾酒的正向反馈中得到了显现,亦成为虹通公司长远发展的重要助力。
04做时间的朋友,用长期主义对抗行业周期
聊至合作伙伴的选择标准,杨海燕的答案简短有力:“主要看三点,是否认同汾酒的长期价值,是否愿意深耕渠道,是否尊重市场规律。”
她直言,虹通公司开拓合作伙伴向来很谨慎,就像找结婚对象一样,前期要深入了解,一旦牵手可能就是一辈子,所以在经营理念、价值观、产品认同度等层面上要契合;渠道、资金等方面反而不是主要衡量标准,如果有需要,虹通公司可以为其赋能。
作为汾酒多年的合作伙伴,虹通公司既明白厂家的责任与关注点,亦懂得经销商的难处与痛点,不愿将“去库存”的痛点转嫁给经销商,亦不愿辜负汾酒对销量增长的期待,因此,虹通公司从自身出发,一方面赋能经销商发展,一方面用持续增长的业绩回馈汾酒的信任,设身处地做好双方沟通的桥梁。
而针对当下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情况,杨海燕则强调作为“局中人”不必太过悲观,应当理性冷静、调整心态、降低预期、专注自身。
在她看来,过去白酒行业的高速发展更多来自改革开放等宏观环境带来的红利,但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并不现实,当下增长速度的放缓是一种回归理性的整体趋势。对于想要长远发展的企业或经销商而言,这或许是一种机会,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扎实基本功上,比如市场开拓、空白网点消除、分级管理等,基础打牢才有后劲走得更远。
行业调整期,经销商要找到“确定性”,像酿酒一样,学会做时间的朋友。杨海燕建议,经销商应选择有文化底蕴、有长线发展潜力的品牌长期深耕,与其跳进跳出踩不准风口,不如选定一个看得懂、有认同感、有发展优势的产品长期运营,在此基础上可以有尝试、创新,但更多的是十年磨一剑的坚持。
这也正是虹通公司始终在走的路,坚守与汾酒的合作、坚持做好每一款产品,在“少即是多”的策略指引下,虹通公司不盲目追逐风口,拒绝“短平快”的投机思维,以“诚信守诺”的晋商精神为依托,不断挖掘自身的优势、深耕所在的领域,找到自己的节奏,按部就班走稳每一步。

以温柔之力,行坚韧之事;守得住根本,等得起时间。从洪洞县到全国,从一瓶酒到一种精神,在白酒这个“时间产业”中,杨海燕与虹通公司用四十年证明,商业的本质是文化的传承与价值的坚守。未来,他们仍会同来时一般,一步一个脚印,坚定地走向下一个四十年。
您对此有何看法,欢迎下面评论区留言分享。